查看原文
其他

【耳边评测】玩味——Astell&Kern ACRO CA1000T首发评测

閑雲散人 耳边事 2024-03-19


散人按:

2022年初,Astell&Kern发布了一款形态异于自家以往器材的播放解码一体机CA1000,可以说是Astell&Kern一次关于“跨界”的尝试。仅仅一年后,系列新品CA1000T也和我们见面了。硬件配置升级、加入电子管音色的CA1000T不只是前作的简单延续,而是在前作的基础上,让器材可玩性大幅提升。

-机身部分接口相比前作有所变动,更具实用性;-整体素质延续了前作的高水平;-OP耳放模式下声音细腻柔和,TUBE模式韵味十足,加上介于两者之间的HYBRID模式,可以兼顾到多种类型的乐曲演绎。




引子:百变旗舰

对于一款高端前端播放器,不少发烧友会将声音素质作为评价的最重要甚至唯一标准。毕竟,顶着旗舰的名头,追求突破声音上限,这也符合大伙儿对高端器材的期待。

不过,最近这几年,各大品牌开始着重强调高端播放器的可玩性,从而尽量延长产品在用户手中的使用周期。新上市的旗舰器材中,仅具备纯音播放器功能的越来越少,玩法丰富的器材占据主流。

客观地说,这里面有音乐资源和音频技术发展的原因,也有烧友各种应用场景下需求日渐复杂的因素。主观地看,我们固然还是最看重器材的声音,但对于器材玩法的挖掘也日渐重视,而我们对于高端器材的期待,可不就是“大而全、啥都能干”么?

2022年初,Astell&Kern推出了播放解码一体机ACRO CA1000。这款器材形态设计上有点接近于“便携台机”的样子,功能与声音都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传统便携器材的限制。

对CA1000有兴趣的朋友,请移步拙作链接:

【耳边评测】界限——Astell&Kern ACRO CA1000播放解码一体机开箱评测

没想到就在一年后,这个系列马上就推出了续作ACRO CA1000T。T这个尾缀,不难让人联想到便携播放器系列的SP2000T——那是Astell&Kern旗下首款加入电子管、实现“多音色”的播放器。前后两款器材发布仅一年之隔,在前作的基础上续作会有什么新意?我十分好奇。



设计:跨界演绎

乍一看,CA1000T就是个表面改成了灰黑色的CA1000整机的曲折变化造型线条与明暗交织的光影效果、铝制外壳表面细腻的处理工艺、整洁的物理按键与交互布局,乃至标志性的支持60°上翻的显示屏,都基本沿袭了前代的经典设计理念

把两部机器摆在一起对比,才会发现两者的区别。CA1000T宽和高与前作相同,但长度比前代多了几毫米;重量也更高一些,达到980g,妥妥和“便携”无缘了。正面的物理按键除了原有的电源和控制播放“三大金刚键”外,还多了一个“AMP”键,可以让我们迅速跳转到播放器耳放模式选择界面

另外,CA1000T对比CA1000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动,比如正面上端品牌标识改为碳纤维面板+彩色灯设计,音量滚轮表面采用摩擦力更大的深浅条纹,内部降低了转动时发出的响声。总的来说,两部机器相似度较高,几处升级/改良的地方确实让使用体验变得更好。

我曾将CA1000的形态看作是便携到台机之间的“跨界”。到了CA1000T这儿,跨界的思路又被发扬光大了。这不是简单地说它体积大,而是在玩法上,CA1000T已经打通了与桌面器材之间的连接通道

机身背面将原本CA1000的RCA输入接口改为了一对mini XLR接口,新增一个4.4mm输入口;其他的RCA输出、光纤输入、同轴输入、分立的充电和数据Type-C端口均得以保留。这些接口能让低端的音源设备便于连接CA1000T,将其作为外接解码耳放;或者让CA1000T自由地以单端或平衡模式连接高端台式耳放。

考虑到CA1000T还支持USB DAC、蓝牙、网络播放等功能,可以说这台机器除了自己可作为独立的播放器之外,外接设备组建HiFi的玩法也特别丰富。说它是“一体式HiFi解决方案”,也并不为过。

CA1000T所搭载的Astell&Kern定制安卓系统,UI界面依然保持着流畅的使用体验,只是在熄屏唤醒时反馈不太及时。特色功能如Crossfeed、BT Sink、AK File Drop等无一缺席。

机器电池容量达到10100mAh,看着非常大,但实际用起来续航时间坦白说也就是市面播放器的平均水平:OP模式、中增益下,CA1000T单端与平衡输出续航分别为大约10小时、8小时;如果打开TUBE模式,则缩短到7小时和6小时。不得不说,CA1000T这么大的电池依然不足以减轻我的电量忧虑。当然,CA1000T作为“桌面机”,充电可以随时进行;电池也支持PD2.0快充协议,9V/3A环境下5个小时可以充满。



声音:趣味纷呈

形态上的跨界之路越走越远,声音上的玩法更是“越玩越大”。和SP2000T类似,CA1000T内置了电子管,除了纯电子管TUBE模式之外,从OP模式到TUBE模式之间还有五挡调节的HYBRID混合模式,共计7种音色可供选择。

试听CA1000T,我主要使用qdc V14与其搭配,将耳塞的调音拨杆都关闭掉,播放器调节到中增益、以平衡口驱动。

首先试听的是OP模式。这个模式下的CA1000T,给我的第一感受是“柔和”。其声音加入了一丝音染,但不把音色往妖娆的方向引,而是使声音整体显得比较水润、细腻。CA1000T声音风格是鲜活的,但并不是“活泼躁动”的,相反具备了非常“稳”的安定感,声音耐听度相当不错。在整体较高水平发挥之上,CA1000T把素质与听感的均衡性拿捏得挺到位。

CA1000T的三频分布,在基本均衡的态势下,于中上盘多着了笔墨。其高频亮度较高,这个频段中的乐器演奏的细节基本上不会藏着掖着,没有太明显的涂抹,泛音也给得比较丰盈,只是在极高频的延展上还不够出色。中频的表现虽然不算亮眼,但也做到规规矩矩,其整体上呈现出宽松的状态,密度适中,人声厚度一般,带有一点齿音,演绎歌手声线纤薄的曲目表现力较强。低频方面,CA1000T较为重视下潜的深度,量感不算多,力量和弹性点到为止,对中上盘起到足够的衬托作用。

而在素质方面,CA1000T得以延续前作的整体高水平,居于旗舰级播放器的行列。ESS家新旗舰DAC芯片ES9038MPRO带给CA1000T的,主要是强有力的解析,以及高水平的分离度,前者把乐曲的信息以非常自然、毫不做作的方式呈现出来,乐曲中原本就很轻微的细节也不刻意锐化;后者将各种音乐元素有条不紊地梳理下来。CA1000T的声场横纵比例十分规整,并且没有什么边界束缚感。结像较为纤细,边缘打磨光滑,各种音乐元素的声音都显得很柔顺。动态方面,CA1000T比较能放得开,能演绎出乐曲的强弱气势变化。

综合来说,相比当下市面上的万元级别播放器中,CA1000T的素质水平是站得住脚的。非要找一些不足之处的话,我觉得如果高频的延展能更强一点、瞬态的速度更快一些,或许声音表现力会更强悍。

接下来是电子管的声音。CA1000T内置了两根KORG Nutube 6P1电子管。以我过往的经验而言,这款电子管的特点除了韵味浓郁以外,其较高的密度让声音更扎实,对于三频中盘的形态塑造立体感非常强。此外,一些搭载Nutube 6P1的前端器材会带来类似“大颗粒度”的听感,让浑厚的声音中透出几分粗犷。

我先将CA1000T调到TUBE模式,聆听纯电子管的声音。应该说,这个模式的声音一定程度上符合我对于Nutube 6P1电子管的预估:首先是音色,电子管像是给声音加上了一层电镀层,赋予声音光泽与质感。整体上,声音稍微膨胀了一些,厚度加大的同时带来相对蓬松的体态。以Nick Cave和Kylie Minogue的《Where The Wild Roses Grow》为例,TUBE模式下,CA1000T让声音整体的厚度产生明显的堆叠效果,两位歌手声线瞬间厚实了一个档次,伴奏部分的提琴更显丰满、温暖。

当然,电子管的声音是有一些取舍的,比如高频相对的暗淡、一小部分解析力的弱化等。至于我所预想可能会出现的“粗颗粒”般的结像,反倒不那么显著。

最后看HYBRID模式。我用Secret Garden经典曲目《You Raise Me Up》来试听,从OP模式开始一挡一挡切换HYBRID模式,并最终到达TUBE模式,歌曲浑厚的男声相当细腻地表现出了不同挡位下CA1000T的声音特征。在换挡界面上,越靠近OP,声音更细腻、更亮,解析更精细一些;反之,则是更宽松浓郁一些。

以我个人的口味和习惯,OP与TUBE这两个纯粹的耳放模式已经足够让我把玩很久很久,在HYBRID模式上慢慢品味各挡的差异也只能算是个锦上添花的玩法。但逐挡切换耳放模式的过程,一定程度上看也是CA1000T切换所适配的音乐风格的过程。

去年聆听CA1000,其演绎人声曲目的能力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而今,我觉得CA1000T依然是一把演绎人声曲目的利器。但CA1000T的新优势在于,它既能够提供Astell&Kern器材标志性的细腻、柔和味道,也能够把电子管迷人的风味加以呈现,甚至还能选择兼具两者特点的状态

如果不谈胆机音色的喜好问题,以我个人的口味而论,CA1000T的OP模式聆听声线纤细的歌手——尤其是女歌手,效果恰到好处;甚至有一些嗓音比较薄、演唱气息不是很足的歌手,在OP模式下也能够弥补一点劣势。如果想聆听厚重一些的嗓音,TUBE模式可以胜任。而对于烧友喜欢的特定歌手,如果纯OP或纯TUBE都不那么对味,那就在HYBRID模式里细细调整品味吧。



对比:一脉相承

ACRO系列仅仅时隔一年就推出升级款,最关心CA1000T声音的也许是前作CA1000的用家。不提新增的电子管TUBEHYBRID两种耳放模式——毕竟这也没法直接对比,如果单论其OP耳放模式与CA1000的对比结果,我认为两者的素质水平是比较接近的,一定要抠细节的话,CA1000T分离度更好一些,结像的描绘更加圆滑、凝练一点,动态范围略微更大一点。可以说,一老一新两部机器都处于高水平线上

在风格方面,这两款机器倒是些许差别。其一,前作CA1000的声音已经具备了比较高的安定度,而CA1000T在这一点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,在鲜活的音符行进中能够压得住躁动。其二,CA1000T和CA1000的三频基本都是规整的形态,只是分别在上盘和中盘略有加强。

这么一比较,就容易发现单看同一种模式的话,CA1000T略强于CA1000,但差异不特别大。确实,CA1000T配置上也用上了时下最新的硬件,不过我依然倾向于将CA1000T视为CA1000的“高配版”而非换代——当然,新增加的电子管配置,可玩度实在太高了。

如果是想要购置一部旗舰播放器的烧友,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,我建议可以考虑新机CA1000T,在一部机器上感受多种音色的不同魅力。但对于CA1000用家来说,如果满意于手上器材的声音、也不太热衷于听胆机,那完全可以继续用仍有一战之力的CA1000。



搭配:大小咸宜

以往HiFi圈内所出现过的支持电子管音色的播放器,普通模式与电子管模式输出功率往往有比较大的差别,通常是电子管的功率要小一些。CA1000TTUBE模式和OP模式均提供平衡端超高增益无负载条件下15Vrms的输出电平。从实际驱动效果来看,所有三种模式对V14的驱动都算得上饱满,无论是声音框架的搭建还是信息量内容的填充,差距都不算特别明显。

由于V14声音较为中正,故而我常把V14作为测试前端声音的“参考工具塞”。如果纯以欣赏的角度来看,CA1000T和V14这套组合风格也够耐听。除了V14这款动铁静电耳塞之外,我还选用了DITA前代旗舰Dream XLS作为动圈耳塞、天龙D9200作为大耳机代表,测试CA1000T的驱动适配性。

在CA1000T搭配XLS时,得到的声音是干净、清爽、收敛的。XLS在空间感上的优势,得以被CA1000T良好地驱动、呈现出来。

而在搭配D9200时,如果用原配6.35单端线,在超高增益、OP模式下,CA1000T能够良好地衬托出D9200自带的华丽感,声音的解析力较强,只是声场略有些拘谨。如果换用一条平衡线来连接,声音会开阔一些。

应该说,面对主流耳塞或者一些不难伺候的大耳,CA1000T的驱动效果都还不错,搭配的适应性较强。需要指出的是,在搭配V14和XLS这两款不算难出声的耳塞时,机器开始进入播放状态后,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底噪。故而,我们可能在搭配的时候要考虑避开灵敏度太高的耳塞。



尾声:归于本真

从特立独行的CA1000,到如今的CA1000T,都让我们过足了“玩”瘾。CA1000作为Astell&Kern ACRO系列先行者,玩出了跨界的方向,而后来者CA1000T则沿着这条路径走得更彻底、更深远。无论从设计、声音还是搭配上看,CA1000T都非常符合爱折腾的发烧友对于旗舰器材的期待。

但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,玩归玩、跨界归跨界,CA1000T却没丢掉Astell&Kern一些招牌性的特色——出众的工业设计,便捷的使用体验,细腻的声音韵味,这些特征依然在新机器身上得以延续。CA1000T玩得再“野”,我们也还是对它身上的Astell&Kern印记不会陌生。

以上。

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。



往期回顾



【耳边评测】闲话少说:对比拓品E70 VELVET/E70与L70


【耳边评测】脚印——山灵ME900耳塞体验谈


【耳边评测】闲话少说:美好新时代——飞傲FF5平头耳塞




关注我们


微信视频号:耳边小公举

哔哩哔哩:耳边小公举

新浪微博:国砖吧_耳边事

酷安、今日头条、什么值得买、

网易新闻:耳边事


官方微信群:耳边小公举

(erbian0220)

(扫码添加好友)


官方QQ号:耳边小公举

(2080243490)

QQ群:国砖吧&耳边事

(628722494)

(扫码加入QQ群)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